
图:2月20日,缅甸妙瓦底地区的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中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新华社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高发,犯罪形势严峻复杂,呈现跨境化、链条化、暴力化新特点,衍生偷越国(边)境、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件电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例中,犯罪分子伪装成完美情人精准围猎,一年诈骗过亿人民币,最终本案3名首要分子均被依法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另一例中,犯罪分子诈骗之余,还组织引诱他人出境从事跨境电骗犯罪,也以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最高法明确,将严惩电骗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严惩为境外电骗犯罪集团组织人员偷越国(边)境的“蛇头”,释出从重惩治犯罪的强烈信号。\大公报记者 赵一存
据介绍,最高法此番发布典型案例是为充分发挥其警示、教育、指引作用,以展现中国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的决心和举措。最高法明确,法院依法严惩电骗及其关联犯罪,严惩电骗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严惩为境外电骗犯罪集团组织人员偷越国(边)境的“蛇头”,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电骗犯罪人员,严惩再犯、惯犯,督促犯罪分子主动退赃退赔,最大限度为受骗民众挽回经济损失。
伪装“完美情人” 骗财骗感情
在最高法公布的“被告人黄某等3人诈骗案”中,被告人黄某、李某辉在柬埔寨王国“财神国际”园区等处组建诈骗集团,组织、指挥多人对中国境内居民实施电骗犯罪活动。通报的案情显示,这个诈骗集团通过特定方式筛选出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通过被害人手机号码批量添加网络社交平台好友,冒充“高富帅”依照预定话术与被害人网络聊天,骗取信任后推荐被害人下载由这个集团控制的虚假投资或赌博网络平台,先通过后台操控让被害人小额获利提现,再不断引诱被害人充值,待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即关闭提现通道,拉黑被害人。
据介绍,这个诈骗集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底骗取百馀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1亿馀元。最终,三人均以诈骗罪被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最高法指出,上述案例係境外诈骗犯罪集团链条化、流水线化、分工细致实施、常见高发的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即俗称的“杀猪盘”。不法分子针对特定类型人员量身定制骗局、实施精准“围猎”,先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完美情人”,以甜言蜜语等拉近关系,待被害人投入感情放松警惕后,谎称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骗钱,造成被害人感情和金钱双重受损。对此,最高法提醒,不要被虚拟世界的虚情假意蒙蔽双眼,防范甜言蜜语背后的无情陷阱。
利用未成年人犯罪 依法严惩
最高法还指出,近年来,有的诈骗组织采用多种手段拉拢、引诱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作为实施犯罪的“工具人”,或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诈骗,社会危害严重,民众反映强烈,必须依法严惩。此番发布的被告人肖某诚等两人诈骗案中,被告人招募、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骗犯罪,审理法院对相关被告人依法从重处罚。
此外,最高法要求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为受骗民众挽回经济损失。在“被告人申某涛等15人诈骗、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等案”中,审理法院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促使申某涛积极退赃退赔,为受骗者挽回经济损失。
最高法表示,下一步,法院将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坚决遏制电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