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人民日报》日前发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占斌文章,题为《扩大内需 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举》。文章指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战略主动的长久之策。
文章说,从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超过1.8亿户的经营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还有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具有巨大的市场资源优势。
充分调动“四个积极性”
文章认为,全方位扩大内需,需要充分调动“四个积极性”。
一是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扩大消费,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尤其是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从而提升广大群众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层级。同时,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以高质量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内需新增长点。
二是要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充分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工具,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保障等薄弱领域,补短板、增后劲,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四是要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在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激励与容错的机制,并在实践中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