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的记者会上,中国外长王毅抛出了“五连问”:“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你们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通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去年同一天,王毅送给美国的是“四连问”:大国的信誉何在?大国的自信何在?国际公理何在?公平竞争何在?相比之下,今年的“王毅之问”,更加具体。
重返白宫仅几十天,特朗普已经将信誉、公理、公平扔进了堆填区,而将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蛮横霸凌演绎到了疯狂的地步。因此,对于将一切用买卖来计量、罔顾公理和规则、不知道义为何物的特朗普来说,“五连问”的通俗表达,更为适合。
其实,除了自欺欺人的特朗普团队,美国国内很多权威机构已经给出了答案。标普全球公司2月发布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制造业原材料费用等成本创下2年零4个月以来新高。根据调查机构SteelBenchmaker的数据,截至2月底,美国汽车和建材用钢材价格比2024年底上涨了13%。ADP报告称,美国私营企业2月份增加了7.7万个就业岗位,大幅低于平均预测值14万个。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调查指出,2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恶化,创8个月以来新低。
而这一切,皆拜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涨价压力所赐。高昂的代价,都只是为了满足特朗普的强权快感和“伟大”幻觉。特朗普向全世界疯狂输出、无差别攻击的关税战,已演变为美国经济的自毁程序,在美国经济肌体划开一道道伤口。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中,筑墙者必将被自己构筑的高墙所困。关税战,已成为美国作茧自缚的经济绞索。
王毅在7日的记者会上,还特别提到,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人就发出历史之问,究竟是“公理胜强权”,还是“强权即公理”?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百年前的“巴黎之问”,中国只有面对公理沦丧的满腔悲愤;而百年后的“北京之问”,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