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时间:2025-04-03 作者:小编 点击数:

  图:4月2日,内地对外发布意见,为进一步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提供指引。图为消费者在车展上了解促销车型。\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并于4月2日对外公布,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提供指引,明确方向。

  《意见》围绕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等5方面提出17条《意见》。其中,在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方面提出,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专家认为,此次发布的《意见》将更好释放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创新动力。\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北京报道

  健全四个机制 防止恶性竞争

  价格被视作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灵敏可信的价格信号在引导要素高效配置、促进供需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特别提及,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专家认为,坚持激发创新动力,正是此次《意见》提高价格治理水平的思路。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重点领域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通过健全这四个机制,中国将在价格治理中做到“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

  从“烧钱内耗”转向技术差异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持续激发创新动力与社会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是优化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意见》紧扣时代脉搏和市场诉求,提出“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释放了更好指引企业向“新”而行、向“绿”转型、向“高”攀登的价格信号。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苏金彭集团副总裁王应黎对大公报表示,长期以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价格战高发领域,低价倾销行为不仅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更扰乱行业创新投入的可持续性。此次政策明确相关底线后,企业有望从“烧钱内耗”转向技术和服务差异化竞争。例如,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能加速“智能化+定制化”转型,零售业则将看重供应链效率而非单纯低价。

  大数据监测 研用预警替代处罚

  “这项政策的出台可能加速行业整顿,推动资源向合规企业集中,使企业获取合理利润,从而更好的回馈社会。”王应黎呼吁,尽快出台细化的行业指南,拟定各行业价格带规则,增强可落地性。在未来的执行层面,他建议政府可利用大数据监测偏离价格的异常,用“事前预警”替代“事后处罚”模式。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煌洲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看好《意见》中提出打造“透明可预期的监管机制”内容,特别是对需要跨区域销售的企业而言,统一相关规则能减少地方执法差异导致的隐性成本。他还建议,各行业协会可以综合行业标准成本来参与制定行业价格指南,避免“一刀切”监管对企业自主经营的限制。

  《意见》还强调,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完善差异化停车收费机制。优化铁路客运价格政策,健全统一的铁路货运价格体系,规范铁路路网收费清算等。

Copyright © 2023 361l上网导航,简洁高效的上网首页 www.361l.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