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越是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改革的作用,通过改革破除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释放经济活力和动力。”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要在方方面面都抓住改革如何发挥作用的关键点,通过改革为经济工作做加法。
董煜举例称,例如在科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让科研人员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打破各种壁垒,让中小民营企业有更多成长机会;为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消费和投资,对经济产生重大意义。
董煜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氛围浓厚,各地各部门纷纷学习改革精神,中央也对改革举措进行明确分工部署。目前,相关单位已明确各自任务,并正在密锣紧鼓地推进改革。他提到,三中全会改革任务作为五年规划,包含三百多项任务,需分年份逐步推出改革方案。
董煜表示,近期,直接涉及民生的改革与一揽子增量政策紧密相关。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一些部署,如与民营企业、帮扶困难群体等相关的举措已经出台。
把握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改革方法论
“三中全会后,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的政策成为标志性事件,同时服务业领域也在强调扩大开放。”他举例称,在金融领域,如保险业,国民养老公司引入了安联保险等投资者,这是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典型案例。在谈到制度性开放时,他强调,这是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指对接国际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融,并指出各领域都在研究国际高标准规则,以便尽快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将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推向世界。
董煜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宏观调控基调中有“守正创新,先立后破”两句话,这与改革的方法论紧密相关。在可能涉及根本性制度的方面要坚持不改,但在可改的领域要大胆突破和创新。同时,要注意与之前制度的衔接性。“先立后破,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在改革过程中,要同步研究新方案,也要考虑哪些不能改,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他进一步指出,中央对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部署,专门强调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生效。这些标志性改革与各方面的关切紧密相关,如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出台,要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财税体制改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让地方政府可持续运营相结合等。
大公报记者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