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湖南省益阳市,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收割再生稻。\新华社
24日,国新办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三增”)。做到“三个更加”,就是农业的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三个更加”)。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对大公报表示,农业增效益意味着要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农村增活力则需激发农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农民增收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振兴的成效。“三个更加”从宏观层面强调了农业基础、农村地区和农民生活的全面提升,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一号文件在稳定“三农”工作部署总体格局基础上,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着力”(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通过“两个持续”,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通过“四个着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韩文秀表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等。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受益人群
种粮农民
明确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通过一系列政策为种粮农民增收托底;继续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扶持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
在乡创业者
首次将“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单列;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拓展创业领域,创造更多创业场景。
农民工
开展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解决大龄农民工就业难题;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和有效运转,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业转移人口
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