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港区委员:河套研“无感通关” 促科研人员流动

时间:2025-02-25 作者:小编 点击数:

  【大公报讯】记者郭若溪、胡永爱深圳报道:今年深圳两会期间,多名深圳市港区政协委员提出,进一步完善现有口岸功能,加强跨境设施“硬联通”。其中,深圳市港区政协委员、深圳市柒捌玖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义指出,莲塘口岸现行每日7时至22时的通关时段,与香港居民晚间生活及商务活动节律严重脱节,极大降低了其对大湾区人员流动的服务效能与辐射范围。曾义建议,弹性延长莲塘口岸通关时长,将平日通关截止时间延至凌晨12时,周末及节假日进一步探索24小时通关模式。

  深圳市港区政协委员、深圳市梵思诺时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雄建议,在文锦渡口岸率先开展深港跨境低空飞行应用试点,深港两地共同研究跨境货运无人机通关监管政策、货物申报和查验要求、航线申请审批工作等。同时,依托文锦渡口岸“生命救助通道”,开展跨境直升机应急救援试点,争取增设航空口岸资质。

  深圳市港区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简慧敏建议,借鉴深圳湾口岸“刷脸”通关经验,研究河套“一区两园”白名单制度,实现园区内科研人员自由进出“无感通关”;研究河套“一河两岸”间从西向东建设跨河桥;加快推动新皇岗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

  “人才购房资金通” 便利高才在港置业

  在加快机制对接的“软联通”方面,简慧敏提出,香港金管局正在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内地跨境快速支付系统(IBPS)联网,深圳可率先利用该项政策,提供更利民便企的跨境金融服务。此外,为进一步便利高才在香港购置物业、理财产品和融资的广泛需求,简慧敏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与香港特区财库局和金融管理局积极对接,率先与香港推出“人才购房资金通”,简化异地开户流程,在核实购房交易的基础上,推动实现跨境资金闭环管理,使深圳成为人才跨境资金安全流动的“聚宝盆”。

Copyright © 2023 361l上网导航,简洁高效的上网首页 www.361l.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