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图为在杭州乐园门口,一只机器狗与游客互动。\中新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6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全方位扩大内需,惠及民生。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同时明确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专家表示,方案不仅构建了“短期刺激”与“长期转型”相结合的内需扩容框架,更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链优化形成双向赋能,有利于激活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有效增强国内经济韧性,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AI加速渗透消费场景催生万亿级市场
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部署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多项工作。
其中,聚焦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和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行动方案明确,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此外,方案还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人工智能加速渗透消费场景,硬件端推动脑机接口、消费级无人机等技术成熟,可能催生万亿级“人机协同”交互入口市场。
“人工智能领域各种突破性成果已经开始影响生产生活,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对消费全产业链的改造提升,切中未来消费市场发展的脉搏。”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说。
发展低空消费 抢占未来产业
方案提到,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这既是对冲传统消费增速放缓的关键举措,也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部署。”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认为,参考美国Joby航空获准开展空中出租车试运营的经验,我国通过监管沙盒机制探索低空消费模式,有望在相关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方案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支持换购合格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苏剑表示,“两新”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刺激居民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能通过提高补贴标准、扩大支持范围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专家:推动服务向“价值跃升”转型
方案还提到,强化消费品牌引领,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服务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政策,打造更多中国服务品牌。苏剑认为,此举聚焦服务消费,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关键领域分类施策,旨在破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结构性矛盾。通过精准制定服务品质提升政策,推动中国服务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例如菜鸟网络等物流解决方案的国际化输出,已初步展现中国服务标准的全球影响力。
关键环节 | 推动楼市股市回稳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总要求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度提及相关内容。方案提到,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工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向大公报表示,据经济学家测算,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达到了约17%,如果房地产市场无法稳住,那么整个宏观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方案提到,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等。
“股市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预期和信心。”苏剑认为,股市和房市的联动效应不容忽视。“如果股市持续低迷,房市继续下行,那么老百姓的名义财富将大幅缩水,财富减少导致消费和投资意愿下降,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稳住楼市和股市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非常重要的环节。”
投资撑消费 挺文旅项目发行REITs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支持旅游景区、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延长经营时间,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赛事供给,优化营业性演出和体育赛事审批流程,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此外,方案强调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统筹投资与消费,扩大消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升及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投资,推动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教育、医疗、养老讬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文化旅游项目发行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需求端聚焦场景革命与体验升级,供给端强化特色挖掘与产业升级,支撑端突出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促。”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认为,政策设计暗含“消费扩容=场景创新×产业升级×金融赋能”的乘数效应。以冰雪消费为例,场地供给增加可带动装备、培训、住宿等衍生消费,结合REITs的资本运作,有望形成千亿级产业生态。这种系统性布局,既为短期消费回暖注入动能,更重塑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签扩容+服务提质” 吸引外国客来华
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有多处涉及持续扩大开放的内容,包括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推出优质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提升境外旅客在华旅游便利化水平,培育国际医疗、会展市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有条件城市口岸开设免税店,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认为,方案通过“双向开放”策略为消费扩容注入制度红利。入境消费领域“免签扩容+服务提质”的组合拳,既以医疗、会展等高端服务吸引国际客流,又通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口岸免税店等举措提升消费便利性,助力上海、北京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方案提到,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推动将露营、民宿、物业服务、“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郭寒冰表示,服务业开放试点聚焦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将露营、民宿等新兴消费纳入外资鼓励目录,展现“需求导向+创新引领”的开放逻辑。这种“负面清单瘦身”与“鼓励目录扩容”并行的策略,既能引入国际优质服务供给,推动消费升级,又可引导外资流向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赛道,形成“开放促改革、改革再开放”的良性循环。
提振消费八项行动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完善支持政策
刺激文旅 释放消费活力
1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市场潜力。
2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多业态融合,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景区服务、赛事供给及审批流程。
3 推动冰雪消费,提升冰雪旅游,丰富场地及产品供给,打造知名冰雪目的地。
4 发展入境消费,扩大免签范围,优化入境政策,提升旅游便利化,开设免税店等。
5 推进服务业开放,进口优质生活性服务,将新兴消费纳入外资鼓励目录。
6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打造服务品牌,融入传统文化,发展原创IP及国货“潮品”。
7 支持新型消费,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丰富邮轮旅游,推进游艇便利化。
8 保障休息休假,鼓励弹性错峰休假。
9 强化投资支撑,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领域项目支持,推广REITs。
10 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工会经费用于职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