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首飞时,伴飞是必不可少的。1998年3月歼-10首飞时,由歼-5伴飞;2011年1月歼-20(绰号“威龙”)首飞时,则由歼-10伴飞。此次,成飞的三角翼新型战机首飞,由一双座版歼-20S伴飞;渖飞的新型战机首飞,则由歼-11伴飞。
伴飞的作用是多方面,包括拍摄记录试飞过程,观察试飞机型的飞行状态、运行情况,如起飞、爬升、转向、巡航、加速、降落等;及时提醒和指引试飞员作出调整或进行处理;为试飞机型提供气象环境探测,提供电子数据支持;测试验证试飞机型的通信联络与导航系统等。因此,伴飞机型也是中国战机发展水平的重要见证。而此次成飞在试飞新一代隐身战机时,出动歼-20S伴飞,既充分烘托了新战机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歼-20S的性能已经完备。
歼-20S是全球第一款双座版第五代隐身战机,其气动外形与单座型保持一致,座舱盖加长加大,座舱后部机身隆起。单座型歼-20飞行员要同时兼顾驾驶、通信联络、武器操纵等所有事项,而双座型的两位飞行员可分工协作,执行更多战术任务,作战模式更加多元。比如,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信息数据处理和发射导弹;或进行A射B导,为歼-16等战机指示引导攻击目标。
此外,歼-20S也可作为指挥中枢,控制无人机机群,对敌方实施“饱和攻击”。随着歼-20S的日渐成熟完善,将加快与无人僚机的整合速度,打造“有人战机+无人僚机”组合的未来空战形态。